助力可弯折萤幕发展 可挠式感测器掀触控新革命
北京时间09月05日消息,宝威科技网讯,触控萤幕使用体验将焕然一新。不同于传统触控感测器位于萤幕内层的设计,可挠式触控感测器係建置在弯曲萤幕的表面上,不仅能节省更多设计空间、大幅降低系统成本,亦可提高抗杂讯能力,带给使用者更流畅、准确的触控体验。
触控萤幕的产品应用在可挠式的革新设计出现后,未来将具有更多可能性。由于现今大多数的消费性电子产品皆开始採用触控式萤幕,特别是智慧型手机与平板电脑更是百分之百採用,不仅推升触控萤幕产值不断增长,亦刺激新一代可挠式触控萤幕的诞生。如图1所示,可挠式感测器位于可弯曲的液晶显示器(LCD)上,与过往传统触控感测器相较之下,除杂讯抗扰度与功耗更佳外,更重要的是提升使用者触控体验,刺激诸如无边宽萤幕、可曲折萤幕等全新产品设计的多元应用。

图1 可挠式感测器在触控板层叠中的示意图
包覆液晶萤幕表面 可挠式感测器提升触控体验
由于一般感测器皆位于萤幕内层中,因此触控体验上难以比直接将感测器建置在萤幕表面更佳。可挠式感测器透过新的设计方式,建置在弯曲萤幕的表面上,不仅可提供更多系统设计空间给其他元件,亦可大幅降低系统成本,并且提高抗杂讯的能力,使触控更为流畅、准确;而可挠的特性亦能为感测器涵盖几乎任何可能需要弧形触控萤幕的应用,比如手錶、照明控制监视器和智慧电网监视器。
可挠式触控感测器除可广泛应用于许多现有的触控萤幕产品外,且感测器叠层可更加轻薄,并具有优异的性能和出色光学透明度。产品设计人员现在能经由此一新元件提升触控性能、增强的抗杂讯能力与更低的薄层电阻和功耗,而且整体物料清单(BOM)成本还能比目前市场替代方桉更低,实现将此独特触控概念整合到产品中的愿景。

图2 可挠式感测器供应链分析图
借力捲式金属网格技术 可挠式触控萤幕商用有谱
捲对捲(Roll-to-Roll)製程应用于软性显示器时,可将图桉、线路甚至色点以类似滚轮印刷的方式连续转印到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PET)塑胶膜基材上,如此将使製作软性显示器像报纸印刷一样简单。虽然捲对捲技术的概念像印刷那麽简单,但应用在软性显示器时,所需的製程步骤及所要求精度及品质要求均与传统印刷截然不同,如印刷製程为二维(2D)结构,软性显示器为三维(3D)多层结构,因此对位所需精度也较高、对每一层製程品质要求也较严格;且在使用上会在导电电极上施加电压或通过电流,因此对结构附着性、气密性也更加要求;而传统触控感测器皆难以符合此一要求,造就可挠式感测器的市场需求。

可挠式感测器能为弯折的智慧型手机提高杂讯干扰的能力,并且强化触控体验。
事实上,目前已有触控IC厂商以专有的捲对捲金属网格技术为基础,为现有触控感测器提供高性能替代方桉。现在原始设备製造商(OEM)已能够为智慧型手机、平板电脑、超轻薄笔电(Ultrabook)和其他各种新型触控产品开发出更大、更轻、更光滑的无边弧形触控萤幕设计。
产品应用加速扩大 可挠式触控商机潜力无穷
可挠式触控感测器进入市场可说是恰逢其时。由于平面触控萤幕已经大量用于智慧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种行动装置中,将来更会在Ultrabook和一体式(All-in-one)电脑中,并加速推动市场对此一新的工业设计需求。可挠式触控感测器经由提供实现可弯折的无边弧薄型触控萤幕的能力,为智慧手机、平板电脑和其他消费性产品和工业应用等各种各样的设计带来无限可能性。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NPD DisplaySearch研究资料显示,目前触控萤幕感测器和控制器IC工业的综合市场规模超过100亿美元,而且仍在快速成长。该产业对更大、更薄和更轻的触控感测器有巨大需求。目前已有触控IC厂商正积极进入此一全新触控感测器市场,为OEM的设计人员提供纤薄、轻量、灵活且耐用的新型设计。
综上所述,随着可弯曲的萤幕面板诞生后,可挠式感测器将可真正实现于弧形表面的装置中,且能设计出窄边框的产品,藉此扩大触控萤幕的有效区域,且具备高精确度手指和手写笔性能,并让接合区域更窄,提高设备可靠性,且仍维持低电阻,展现更佳抗杂讯能力和低功耗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