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滑动圆轮键盘和汉字九宫格输入法初探
北京时间2012年2月14日消息,宝威科技网讯,“创新中国”嘉兴分赛,一位展示多点触摸输入技术的创业者走上台,他发明的英文滑动圆轮键盘和汉字九宫格的输入速度能达到正常人的讲话语速。
2005年姜洪明在联想电脑做项目管理时,脑中便产生一个想法:“电脑的发展趋势应该跟书本一样大小,没有键盘,只有触摸屏。”他一再提出应该做“只有触摸屏”的电脑时,被人视作疯子。
“时间上比乔布斯的平板电脑晚一点,但应该不会晚太久。”那时没有人能理解这个概念,因为iPhone、iPad都还没问世。“为了证明自己的想法,只能创业。”姜洪明非常执着。
曾在东芝做过3年笔记本电路板研发的姜洪明很清楚,单做电路板投资动辄需要上百万元、上千万元,而他身上仅有的几十万元积蓄让他决定只能做软件。“这个东西里面最核心的是什么?而且还是我能做的?那就是触摸键盘。”姜洪明六年前开始构思。
他最初的想法是做汉字键盘。“那么多电脑厂商真是很过分,为了节约印刷成本,键盘上连个汉字都不印,直接丢给消费者去学习。如果普通话不标准,用起拼音输入法会非常吃力。你看日本的键盘上面都印日本字,台湾的也都印汉字。”姜洪明有点激动。他要做的是推翻现有的外国人设计的传统键盘,设计更适合汉字输入法的中文键盘。
当时姜洪明只知道是“触摸键盘”那个方向,到底该做怎样的产品,他根本不知道。2007年,迫于盈利方面压力,姜洪明研究汉字键盘的同时,又开始摸索起英文键盘。“公司得赚钱。我心里很有数,现在山寨太严重,大家付费意识又不强,所以光凭汉字键盘不能赚钱。”姜洪明明白自身所处的商业环境。
他在研究中国汉字起源的同时,还得琢磨打字坐姿、离键盘的距离、角度等问题。目前,看似简单的一个汉字九字方格,其实被姜洪明否定过几十种方案。
英文键盘是九宫格的副产品,赚钱也得靠它。论证英文滑动圆轮键盘则相对简单,姜洪明将研究汉字周边的技术应用到英文上面,便有了现在的英文滑动圆轮键盘。尽管相对简单,其实研发过程也异常复杂。每个字母的排布、滑动方式、每种滑动方式实现的概率等都要通过不停地计算、验证。
中文的九宫格很简单,找几个程序员两三个月就能开发出来,关键是英文键盘的开发耗钱。姜洪明考虑过最坏的打算就是“不赚钱”。如果实在找不到资金就先去打工赚钱再养几名程序员。
“我的键盘一切源于触摸。现在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巨人就是苹果。苹果让人们摆脱实体键盘,已经把消费者用触摸键盘的习惯教育好了。”姜洪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