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下指纹识别得到了大量应用,但消费者也需要时间去了解
08月03日消息,宝威科技网讯,相比Face ID 屏下指纹技术会不会被普及?对于屏下指纹,之前已经有厂家推出屏下指纹的方案,但终究还是技术问题,没有量产。不过近日,Synaptics(新思国际)宣布推出全球首款量产屏下指纹传感器:Clear ID FS9500。
vivo 在近年来在代言明星、综艺节目等方式的助阵下取得了不俗的销售成绩,而线下门店也在国内遍地开花。实际上,vivo 除了在品牌宣传上 “有一手” 以外,在 “屏下指纹识别” 技术方面也有着一定成就。早在今年的 MWC 2016(上海)大会上,vivo 就带来了与高通合作的 “屏下指纹识别” 和 “背部无孔指纹识别” 两套隐形指纹识别方案。现在感觉用屏下指纹的手机还是很少,你觉得屏下指纹会得到普及么?我们从以下两个关键点来看看:
1.易用性急需提升。
屏下指纹虽然非常炫酷,但是就现阶段产品来看,易用性还是和传统的指纹识别没法比,在速度、识别率都还处于明显劣势。另外,现在推出的屏下指纹需要在特定区域操作,由于触碰的是屏幕,用户需要习惯识别的位置。当然,这个问题vivo也着手去解决了,在MWC2018上,vivo就展出了真·全面屏+半屏指纹的概念机APEX,屏幕下半部分都可以进行指纹识别,这对于屏下指纹的易用性来说是个巨大的提升,不过它就识别率和速度来看暂时还不能满足日常使用。综上,屏下指纹自身还需要一个进化的过程,提升自身的体验。
2. 其他“竞品”技术。
为了去掉指纹识别的“疙瘩”,除了屏下指纹以外,还有像iPhone X这样全靠FaceID人脸识别的特例,虽然使用上还是稍显不便,但也不失为一个解决方案。除了FaceID,国内厂商也已经着手研究3D结构光技术,较早前我就参加了OPPO的媒体沟通会体验过该技术,识别速度飞快,而且不需要“整张脸”入镜,传说中小米8也会使用该技术。屏下指纹能否普及,最终或许还要看市场更倾向屏下指纹还是3D人脸识别了。
在短时间内,即便 “屏下指纹识别” 得到了大量应用,但消费者也需要时间去了解、适应这项新技术。而在 “屏下指纹识别” 真正成熟之前,电容识别仍然会是手机厂商们的首选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