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包河区曙光社居委将开支明细公布到触摸屏终端
大到社区集体资产公司的每月百多万的总收入,小到社居委的“三公经费”、购买的纸杯、办公用品等的支出,在包河区芜湖路街道曙光社居委的办事大厅内的一台电子触摸屏中都能查到。如今,运营两个多月的电子触摸屏终端已经被社区居民查看近万次了。
触摸屏终端里可看到支出发票
进入曙光社居委办事大厅,就能看见大厅左边有一个像手机的设备,屏幕上端滚动着“曙光社区多点互动式电子查询终端”的字样。这台被居民们称为“电子触摸屏”的设备前,经常站着居民仔细查看。
据介绍,这是曙光社居委于2013年11月安装在社区办事大厅内的新设备,主要功能就是能够让群众查询到社居委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包括近期工作、集体资产明细、社居委的各项支出等。”
点击屏幕下方的“居务公开”一栏,就可以看到整个曙光社区的集体资产上一个月的运行情况,“包括收入和社居委的支出等等。”而更让居民们满意的是,在每一条支出后都附带有支出发票的扫描照片。
记者查看发现,2014年1月的明细表中,社居委支出不仅包括了汽车油费、招商引资的招待费、人员工资的费用,甚至连社居委购买的纸杯和办公用纸都单列出表。
居民最关心社居委“三公”支出
后台数据显示,虽然完成调试运行只有两个多月,这台终端设备已经被查看近万次,“更多的居民都是查看资产收入和支出的部分,尤其是资产支出的情况。”
“我们就是想让所有的居民都能看到社居委到底在做些什么、到底花了什么钱。”曙光社区党委委员、社居委副主任余忠良说,公布每一笔账目不仅是居务阳光公开的需要,“也是想让居民知情、监督。”
事实上,在公布每一条账目之前,曙光社居委虽然是居务公开试点的社区,但也只能保障每个季度公开一次,且是总账,没有明细。之后经过多部门推动,加之曙光社区自身居务公开的需要,最终选择公开所有明细,“安徽省内社区做到这一步的,我们社区是第一个。”余忠良说。
公开前曾担心账单会遭居民质疑
虽然更细化的公开让群众参与度更高,也能够更有效地监督社居委工作,但是在采购设备、安装软件时,余忠良仍然有着重重顾虑,“担心公布的一些发票账单,群众不了解情况,质疑我们。”
“有时候一个按照标准的公务接待,但是发票上只显示餐饮费,就可能让群众误解。”余忠良说,虽然有这样的顾虑,但最终明细仍然公布,“应该算是身正不怕影子斜。”
事实上,在两个半月的运行中,虽然余忠良从明里暗里打听得知,群众最关心社居委支出明细表,“但到现在没有群众来反映说,哪些支出不合理。”余忠良觉得,这也是群众对于社居委的一种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