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屏设备促阜阳市开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新局面
北京时间07月07日,宝威科技援引中国纪检监察报消息, 近年来,安徽省阜阳市纪委注重把握新形势下腐败现象的特点规律,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以工作实效不断开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新局面。
创新执纪方式,坚决惩治腐败。一是推行信访工作“一周一报”和联络员工作机制。市纪委每周对基层群众反映的信访问题进行定量分析,对反复发生的问题从规律和机制制度上找原因,科学决策加以解决。同时,构建纪检监察信访举报联络员工作机制,不断加大县(市、区)、镇、村三级基层纪检监察信访举报网络建设力度。规定各县(市、区)、镇、村包括县直机关、社区、大中型学校、医院、厂矿等单位都要设置信访联络员,由专兼职纪检监察干部担任,负责宣传、讲解纪检监察信访举报政策法规,做好信访举报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排查、梳理本地本单位矛盾纠纷情况,采集上报信访举报工作信息。二是实行案件“下查一级”。自2009年起,阜阳市制定并推行了《关于案件检查工作全面实行下查一级的暂行办法》,全市共下查案件172件,挽回经济损失649万多元。
创新教育方式,更加注重预防。一是突出主题,增强教育的针对性。紧紧抓住党员干部这个重点对象,坚持一年一个主题开展教育活动,确保每个主题都挖深挖透。2009年以来,先后开展了“加强党性修养、弘扬优良作风、促进科学发展”、“学习《廉政准则》、规范从政行为、促进科学发展”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等主题教育活动,2.8万余名科级以上党员干部受到教育。二是严格考核,增强教育的实效性。把廉政教育纳入各级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建立了拟任县(处)级干部政治理论水平和廉政法规任职资格考试制度,规定未通过廉政考试的干部三年内不得提拔;开展遵守《廉政准则》和换届纪律情况的承诺践诺、自查自纠、监督检查等活动,纠查情况存入干部廉政档案,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依据。三是典型警示,增强教育的防范性。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勤廉兼优党员领导干部评选表彰活动,评选出一批勤廉兼优的典型。同时,在阜阳监狱建立警示教育基地,利用典型违纪违法案件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教育。三年来,共组织105批次1万余名干部前往基地接受警示教育。这种正反两面对比的方式强化了教育效果。
创新制度机制,更加注重治本。一是推进制度创新。自2009年起,阜阳市在全市组织开展制度建设年、巩固年、落实年活动。三年来,全市共清理制度9563项、保留6269项、废止802项,完善制度2492项,重点强化了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政府采购监督管理等重点领域的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二是加大改革力度。围绕“用人”这个核心,加大人事制度改革力度,全面推行了县(市、区)党政正职和市政府组成部门正职人选全委会票决制,干部选拔任用推荐、考察两次预告制和考察、任前公示两进社区制等1421项制度,确保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围绕“责任制”这个龙头,形成了市党政主要负责人年年听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汇报,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年年带队考核责任制落实,通报考核结果,严格责任追究的有效机制,督促各级党员干部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有力推动了业务工作和反腐倡廉工作双促进、双落实。
创新工作载体,更加注重落实。一是创新监督载体,保障中心任务落实。推出层级监督责任制新方式,将重要部署和重大工程项目进行分解细化,明确工作责任,实行严格的目标责任制,确保阜阳市8.54亿元中央投资、718个项目无重大违纪违法问题发生。二是创新检查载体,保障惠民政策落实。在实施“阳光村务工程”建设中,运用“制度+科技”的现代管理模式,着力打造“三资”管理电子平台、“阳光村务”网络电子平台、村务公开电子平台,在全省率先建成“阳光村务信息管理系统”,全市所有村(居)以及市县两级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全部设立独立子系统。延伸“阳光村务信息系统”覆盖面,为全市所有乡(镇)统一购置、安装了触摸屏查询终端,统一设计了专用查询软件。三是创新效能载体,保障优化发展环境。出台了《阜城建设项目规划并联审批暂行办法》,对建设项目实行并联审批,最长7天即可完成手续。加大效能监察力度,2010年以来,对明察暗访中发现的违反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规定的人员都进行了严肃处理,共给予行政处分64人,为全市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